园林虫害是危害园林植物的一大类虫害的统称,可依据其危害特性分为蛀干类、食叶类、刺吸类和地下害虫。

 

天牛类包含:松墨天牛,星天牛,光肩星天牛,桑天牛,黑尾拟天牛等等。

  • 黑尾拟天牛

    特征

    体型狭长,形似天牛。体长6-10毫米,体黄色,头、鞘翅末端黑色。各足胫节暗褐色,跗节黑褐色。复眼突出,口须末节斧状。鞘翅两侧平行,表面具明显隆起的纵脊。分布于我国南方,如上海、 浙江等地。幼虫生活在潮湿的枯木内。可以咬噬高档家具、木质地板等,引发财产损失。还能分泌毒液,人被咬后,皮肤上会生水泡。

  • 桑天牛

    特征

    体和鞘翅黑褐色,被黄褐色短毛,头顶中央有纵沟,前胸背板有横行皱纹,两侧中央各有一个刺突,鞘翅基部有黑色颗粒状瘤突。是多种林木、果树的重要害虫,对桑、无花果、山核桃,毛白杨等危害最烈,其次为柳、刺槐、榆、枫杨等。

  • 光肩星天牛

    特征

    成虫体长17-39毫米,前胸两侧各有一刺突,前翅有20个左右白色斑纹,鞘翅基部光滑无突起。幼虫蛀食树干,危害轻的降低木材质量,严重的能引起树木枯梢和风折;成虫咬食树叶或小树枝皮和木质部。危害杨、柳、榆等植物。

  • 星天牛

    特征

    体色为亮黑色,前胸背板左右各有一枚白点,翅鞘散生许多白点。分布范围几乎遍及全国,食性杂,危害杨、柳、榆、悬铃木、柑橘等多种树木,以成虫啃食枝干嫩皮,幼虫钻蛀枝干危害。

  • 松墨天牛

    特征

    体长15-20毫米,赤褐色或暗褐色,前胸背板有两条橘黄色纵纹,刺突,鞘翅上具5条方形或长方形黑斑与灰白绒毛相间 组成的纵纹。是松材线虫病的主要媒介昆虫,有携带、传播、协助病原侵入寄主的作用。

小蠹类包含:柏肤小蠹等

  • 柏肤小蠹

    特征

    又称侧柏小蠹,体长2.5毫米左右,宽1.3毫米左右,全体黑色或褐色,每个鞘翅上有九条纵沟。主要危害侧柏、圆柏、柳杉等,以成虫蛀食枝稍补充营养,使枝稍易于风折,严重时,常见树下有成堆的被咬折断的枝稍。

象甲类包含:沟眶象,臭椿沟眶象,大竹象

  • 大竹象

    特征

    体长20-34mm,体色初为鲜黄色,出土后为橙黄色、黄褐色或黑褐色。前胸背板后缘中央有1个黑色斑,鞘翅外缘成截状,两翅合并时,中间凹陷。大竹象成虫、幼虫蛀食竹笋,造成腐烂退笋,或在1.5米左右高的嫩竹上吃竹肉,使竹生长不良,节间生长变细。若为害的梢端折断时,将造成顶端小枝丛生,使嫩竹裂成沟,竹材变形,干脆易被风折。

  • 臭椿沟眶象

    特征

    主要危害臭椿和千头椿。体长11.5毫米左右,黑色或灰黑色,前胸、鞘翅肩部及其后端部为白色。初孵幼虫先危害皮层,导致被害处树皮下形成一小块凹陷,稍大后钻入木质部内危害,常与臭椿沟眶象混杂发生。幼虫主要蛀食根部和根际处,造成树木衰弱以至死亡。

  • 沟眶象

    特征

    危害臭椿、千头椿等。体长18.5毫米左右,黑色,前胸背板多掺杂少数赭色,鞘翅肩部及后端部主要为白色。以幼虫蛀食树皮和木质部,严重时造成树势衰弱以致死亡。为害症状是树干或枝上出现灰白色的流胶和排出虫粪木屑。

木蠹蛾类包含:咖啡木蠹蛾,小线角木蠹蛾

  • 小线角木蠹蛾

    特征

    成虫体长18毫米左右,全体灰褐色,前翅有云状黑色横纹,外缘及中央为灰白色。危害山楂、海棠、银杏、白玉兰、紫薇、香椿等。幼虫蛀食花木枝干木质部,几十至几百头群集在蛀道内为害,造成千疮百孔,轻者造成风折枝干,重者使花木逐渐死亡,严重影响城市绿化美化效果。

  • 咖啡木蠹蛾

    特征

    成虫全体灰白色,翅脉间密布大小不等的青蓝色斑点。体长11-26毫米,翅展10-18毫米,雌大雄小,雌蛾触角丝状,雄蛾触角基部羽毛状、端部丝状。危害水杉、乌桕、刺槐、核桃、枫杨等多种植物,以幼虫为害树干和枝条,致被害处以上部位黄化枯死,易受大风折断。严重影响植株生长和产量。

刺蛾类包含:扁刺蛾,褐边绿刺蛾,黄刺蛾,  

  • 黄刺蛾

    特征

    分布在全国各地,危害桃、梧桐、枫杨、白杨、泡桐等多种果树和林木,以幼虫取食叶片为害,发生严重时,可将寄主叶片吃光,造成严重减产。成虫体暗灰褐色,腹面及足的颜色更深,前翅灰褐色,稍带紫色,中室的前方有一明显的暗褐色斜纹,雄蛾中室上角有一黑点,后翅暗灰褐色。老熟幼虫体扁、椭圆形,背部稍隆起,全体绿色或黄绿色,背线白色。体两侧各有10个瘤状突起,其上生有刺毛。

  • 褐边绿刺蛾

    特征

    又称青刺蛾,危害大叶黄杨、月季、海棠、桂花、牡丹、芍药、梅、樱、杨、柳、悬铃木等。幼虫取食叶片,低龄幼虫取食叶肉,仅留表皮,老龄时将叶片吃成孔洞或缺刻,有时仅留叶柄,严重影响树势。成虫体长15~16mm,翅展约36mm头和胸部绿色,胸部中央有1条暗褐色背线,前翅大部分绿色,基部暗褐色,外缘部灰黄色,腹部和后翅灰黄色。

  • 扁刺蛾

    特征

    又称刺毛虫,分布于全国各地,食性杂,可危害石榴、月季、山楂、牡丹、紫薇等多种观赏植物。成虫体黄色,前翅内半部黄色,外半部褐色,幼虫体背有一大型哑铃型紫褐色斑,体上具枝刺,茧似雀蛋。

毒蛾类包含:舞毒蛾,木毒蛾

  • 木毒蛾

    特征

    别称相思叶毒蛾、前黑舞毒蛾,体中型,前翅灰白色,翅面前缘近基部有2枚黑斑,外缘各脉间有黑点埋列,雌雄斑纹各异,雄蛾触角羽状发达,翅面中央有2条黑褐色的波状纹,雌蛾触角较简单,翅面仅有一条波状纹。幼虫以相思树、木麻黄和各种果树等63多种植物为寄主。

  • 舞毒蛾

    特征

    又称柿毛虫,幼虫主要危害叶片,几周内可把树叶吃光,寄主广,能取食500多种植物,尤以杨、柳、榆、山楂、柿、悬铃木等危害重。成虫雌雄异型,雄成虫:体长约20毫米,前翅茶褐色,有4、5条波状横带,外缘呈深色带状,中室中央有一黑点。 雌虫:体长约25毫米,前翅灰白色,每两条脉纹间有一个黑褐色斑点。腹末有黄褐色毛丛。老熟幼虫体长50-70毫米,头黄褐色有八字形黑色纹。体色红褐或黑褐色,被有锈黄色毛丛。

枯叶蛾类包含:马尾松毛虫,黄褐天幕毛虫

  • 黄褐天幕毛虫

    特征

    主要危害柞、杨、柳、桦和蔷薇科等树木、植物,严重发生时可将被害树木叶片全部吃光,枯死。雄成虫翅展24-32毫米,雌成虫翅展29-39毫米,雄蛾全体淡黄色,前翅中央有两条深褐色的细横线,两线间的部分色较深,呈褐色宽带,缘毛褐灰色相间,雌蛾体翅褐黄色,腹部色较深,前翅中央有一条镶有米黄色细边的赤褐色宽横带。老熟幼虫体长55毫米,头部灰蓝色,顶部有两个黑色的圆斑。体侧有鲜艳的蓝灰色、黄色和黑色的横带,体背线为白色,亚背线橙黄色,气门黑色。体背生黑色的长毛,侧面生淡褐色长毛。

  • 马尾松毛虫

    特征

    俗称“狗毛虫”,以幼虫取食松树针叶危害,是我国南方各省马尾松的重要害虫,侵害严重时将针叶吃光,似火烧,使松树生长极度衰弱,并易引起松墨天牛、松白星象等蛀干害虫的侵入。幼虫具毒毛,易引起人的皮炎及关节肿痛。成虫体长20-30毫米,翅展36-56毫米,体灰白、黄褐或灰褐色,幼虫体色有黑白榆红黄两型。

其他蛾类包含:美国白蛾,茶尺蠖,油桐尺蠖

  • 油桐尺蠖

    特征

    又名大尺蠖、桉尺蠖、量步虫。幼虫食性较广,主要危害油桐等经济林。随着速生桉大面积纯林的出现,油桐尺蠖在一些地区已成为速生桉主要害虫,可在短期内将大片速生桉树叶吃光,形似火烧,严重影响树势生长。在中国海南、福建、广西、广东等省区有广泛分布。

  • 茶尺蠖

    特征

    俗名拱拱虫、拱背虫、吊丝虫。是中国茶树主要害虫之一。由于此虫发生代数多,繁殖快,蔓延迅速,很易暴发成灾。长江流域以南各产茶省,尤以江、浙、皖、湘等省发生严重。

  • 美国白蛾

    特征

    也称秋幕蛾、秋幕毛虫,我国现已知300多种。食性杂,发生量大,蔓延快速,危害多种果树林木,为世界性检疫害虫。喜生活于阳光充足、温暖的地方。成虫体白色,前足基节桔黄色有黑斑,腿节上方桔黄色,胫节和附节具黑带雌蛾通常无斑点,触角锯齿状,雄蛾通常有斑点,触角双栉齿状。老熟幼虫四处化蛹,可随车辆和其他载体传播。

蝗虫

  • 步甲

    特征

    分布广泛,大多为捕食性。成虫、幼虫多以蚯蚓、蜘蛛等小昆虫以及软体动物为食,有些种类只取食动物的排泄物和腐殖质。成虫体长1-60毫米,一般中等大小,体色幽暗,多为黑色、褐色,常带金属光泽,少数色鲜艳;体表光洁或被疏毛,有不同形状的微细刻纹。成虫不善飞翔,地栖性,多在地表活动,行动敏捷,或在土中挖掘隧道,喜潮湿土壤或靠近水源的地方。白天一般隐藏于落叶层、树皮下、或洞穴中;有趋光性和假死现象。

  • 蠼螋

    特征

    称剪指甲虫、夹板虫、剪刀虫等,盛产于热带和亚热带。体狭长,略扁平;头部扁而宽,触角丝状,一般由25节组成;体表革质,有光泽;腹部末端有一对不分节的尾须,呈坚硬的铁状;口器咀嚼式。常生活在树皮缝隙,枯朽腐木中或落叶堆下,喜欢潮湿阴暗的环境,如果在室内一般都会在卫生间。有趋光性。

  • 隐翅虫

    特征

    全世界已知有 58500 多种,世界各地均有分布。多数体小、细长,头、翅和腹尾呈黑色,前胸、腹部及足为橘黄色,一般不到3毫米最大可达3厘米。体外有毒腺,不会蜇人,但是体内有毒液,被打死后毒液会流出,少数的种类可引起皮肤炎症。大多数生活在地表,栖息于落叶中,昼伏夜出,喜欢在有灯光的地方聚集,每年春夏繁殖较快。

  • 跳虫

    特征

    密集时形似烟灰,又称烟灰虫。多发生在培养料上,常密集在菇床表面上或阴暗潮湿处,咬食子实体,造成小洞,并携带、传播杂菌。繁殖很快。形如跳蚤,弹跳灵活,体深灰色,体长1—2毫米,无翅,有弹尾,体表油质,不怕水,积水时可浮在水面。

  • 蛞蝓

    特征

    俗称鼻涕虫,是一种软体动物,与部分蜗牛组成有肺目。雌雄同体,外表看起来像没壳的蜗牛,体表湿润有黏液,成虫伸直时体长30-50毫米,体宽4-6毫米。体表暗黑色、暗灰色、黄白色或灰红色。触角2对,下边一对较短,称前触角,有感觉作用;上边一对称后触角,端部具眼。怕光,夜间活动。

  • 卷球鼠妇

    特征

    成虫灰褐色或灰蓝色。胸部7节,占身体绝大部化,每节具1对胸肢;腹部7节甚小;第1胸节与头部愈合,称头胸部。触角2对,第1对又称小触角,第2对又称大触角。体背有凸凹不平的刻纹,各节背板坚硬,边缘色淡,呈淡黄白色。

  • 突灶螽

    特征

    又称灶马,川东民间和福建龙岩客家一带叫“灶鸡子”。 在世界各地广泛分布。常出没于灶台与杂物堆的缝隙中,以剩菜、植物及小型昆虫为食。体长36-38毫米,体色红褐色至黑褐色,体型宽大,体背隆突或驼背状,体表坚实。前胸背板有2条不明显的纵纹,无翅膀,靠后腿摩擦鸣叫。后足腿节异常粗大,侧缘淡黄褐色具线状斑纹。

  • 东亚飞蝗

    特征

    别名蚂蚱、蝗虫,为迁飞性“杂食性大害虫。雄成虫体长33-48毫米,雌成虫体长39-52毫米,体灰黄褐色。触角丝状,前翅淡褐色,有暗色斑点。胸足的类型为跳跃足,腿节特别发达,胫节细长,适于跳跃。

蚜虫类包含:竹茎扁蚜,棉蚜

  • 棉蚜

    特征

    寄主植物有石榴、花椒、木槿、鼠李属等。无翅胎生雌蚜体长不到2毫米,身体有黄、青、深绿、暗绿等色,触角约为身体一半长,腹管黑青色,较短。有翅胎生蚜体长不到2毫米,体黄色、浅绿或深绿,触角比身体短。

  • 竹茎扁蚜

    特征

    是危害竹子的蚜虫中最常见的。以孤雌成蚜、若蚜寄生在孝顺竹嫩枝和茎秆上刺吸汁液,虫口密度常极高,铺满嫩枝和茎秆,嫩枝受害后萎缩变褐色,诱发严重煤污病,致使整株嫩枝、茎秆上形成厚层黑色煤污,地面也一片污黑,并散发出一股浓烈臭味,重者造成竹子枯死。

蝽类如杜鹃冠网蝽,樟脊冠网蝽,悬铃木方翅网蝽,青革土蝽,大鳖土蝽,麻皮蝽等。

  • 粉虱

    特征

    是一类体型微小的植食性刺吸式昆虫,主要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。其名源于其颜色和体型,"粉"指翅为白色,像小蛾子为其蜡腺分泌的白色蜡粉被其足涂抹到身体上而成,但也有的种类的翅为黑色、红色或淡黄色的;"虱“”形容其体型微小,最大不超过3mm。粉虱若虫期都是寄生在植物叶片上,大部分是在反面。

  • 麻皮蝽

    特征

    体扁,略呈六角状椭圆形,体长18-24毫米,宽10-12毫米。体紫黑带铜色光泽,头小且狭尖,与胸部略呈三角形,黑色。背部具棕色或棕褐色膜质半透明翅2对。多在瓜类植物上活动危害。成虫多在土块、石隙间越冬。

  • 大鳖土蝽

    特征

    又名大田鳖、水知了、鳖蝽、大水虫、咬趾虫等。 成虫体长16-18毫米,体黑色。体背面具显著刻点,头前端宽圆形,小盾片超过腹部中央,侧缘平直,顶角尖削,前翅达腹部末端。

  • 青革土蝽

    特征

    成虫体长7-10毫米,宽3-6毫米。体扁长卵圆形,体色深褐色至黑褐色,光亮。前胸背板中部具横缢,后缘两侧扩展成瘤状。小盾片较长,密生刻点,侧缘近端处向内弯曲。各足胫节密生长刺。

  • 悬铃木方翅网蝽

    特征

    主要危害悬铃木属树种,也可危害构树、杜鹃花科、山核桃树、白蜡树。成虫和若虫主要以刺吸寄主树木叶片汁液为害,受害叶片正面形成许多密集的白色斑点,叶背面出现锈色斑,从而抑制寄主植物的光合作用,影响植株正常生长,导致树势衰弱。虫体乳白色,体长3.2-3.7 毫米,头兜发达,盔状,静止时前翅近长方形。

  • 樟脊冠网蝽

    特征

    主要危害香樟,以成、若虫在叶片背面刺吸汁液危害,造成叶面出现黄白色细小斑点,受害严重的斑点成片可致全叶失绿,使植物长势衰弱,提早落叶,影响景观。虫体长约3毫米,体小而扁平。前胸背板发达。翅膜质透明,翅脉黑褐色,前翅面上布满网状花纹。

  • 杜鹃冠网蝽

    特征

    分布极为广泛,是杜鹃花卉的主要害虫。以若虫和成虫为害植物的叶片,吸取汁液,排泄粪便,受害叶背面出现很像被溅污的黑色粘稠物,严重时使全叶失绿苍白,影响植物光合作用,使植株生长缓慢,提早落叶,降低了观赏价值。成虫体长3.5毫米左右,前翅略呈长方形,由上向下正视整个虫体,似由多翅组成的“X”字形。

蝉类如叶蝉,沫蝉,蚱蝉等

  • 金龟子类

    特征

    是鞘翅目金龟总科的通称,种类繁多、形态多样,全世界已知约20 000余种,我国目前已知约1800种。成虫体多椭圆形、卵圆形,背翅坚硬,表面光滑,多有金属光泽。幼虫称蛴螬,乳白色,体肥,向腹面弯成“C”形,胸足3对,头部褐色。

  • 蚱蝉

    特征

    全国大部地区均有分布。若虫进入土内,吸取树根汁液,经几次蜕皮羽化为成虫。成虫多栖于柳、插、枫杨及苹果、梨、桃、杏等阔叶树木上。雄虫体长而宽大,长4.4-4.8厘米,翅展12.5厘米,雌虫稍短。体黑色,有光泽。头部横宽,中央向下凹陷,颜面顶端及侧缘淡黄褐色。复眼1对,大而横宽,呈淡黄褐色。单眼3个,位于复眼中央,排列呈三角形。触角短小,位于复眼前方。

  • 沫蝉

    特征

    体小型。栖息地十分广泛,遍布全球各地。后足胫节有1-2个侧刺,有2横列端刺。后足基节短而呈锥状。若虫灰白色,其肛门分泌物与腹部腺体分泌物形成混合液体,再由腹部特殊的瓣引入气泡而形成泡沫状,可使若虫不致干燥和受天敌的侵害。

  • 叶蝉

    特征

    是一类为害禾谷类、蔬菜、果树和林木等的昆虫。不仅危害农作物,而且还传播植物病毒病。体长3-15毫米。单眼2个,少数种类无单眼。后足胫节有棱脊,棱脊上有3-4列刺状毛。

蟋蟀有油葫芦,花生大蟋等

  • 花生大蟋

    特征

    因其体形较大,又因其危害花生等农作物而得名。体长35~45毫米,宽12~14毫米,触角长40~50毫米。体淡褐色,背板上颜色最深,腹部色浅。前胸背板特别宽阔,呈鼓形,表面有明显刻点。

  • 油葫芦

    特征

    体长20-30毫米,触角褐色。体色有黑褐色、黄褐色等,浑身油光闪亮。头部黑色,呈圆球形,从其头部背面看,触角窝黑色。白天隐藏在石块或草丛中,夜间出来觅食和交配。

蝼蛄有东方蝼蛄,华北蝼蛄等

  • 华北蝼蛄

    特征

    雌成虫体长约45-50毫米,雄成虫体长约39-45毫米。形似东方蝼蛄,但体黄褐至暗褐色,前胸背板中央有1心脏形红色斑点。后足胫节背侧内缘有棘1个或消失,腹部近圆筒形,背面黑褐色,腹面黄褐色。

  • 东方蝼蛄

    特征

    雄成虫体长约30 毫米,雌成虫体长约33 毫米。体浅茶褐色,前胸背板中央有一凹陷明显的暗红色长心脏形斑。前翅短,后翅长,腹部末端近纺锤形。前足为开掘足,腿节内侧外缘较直,缺刻不明显,后足胫节脊侧内缘有3-4个刺。

蜂类有胡蜂,马蜂,蜜蜂等

  • 蜜蜂

    特征

    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,不少种类的产物或行为与医学、农业、工业有密切关系,它们被称为资源昆虫。体长8—20毫米,黄褐色或黑褐色,生有密毛;头与胸几乎同样宽;腰部较胸部、腹部纤细;触角膝状,复眼椭圆形,口器嚼吸式,后足为携粉足;两对膜质翅,前翅大,后翅小,腹部近椭圆形,体毛较胸部为少,腹末有螫针。

  • 马蜂

    特征

    个体细长,腹部纺锤形,体色常呈红、棕、黄色,多具花斑。巢单层,较小,呈平圆盘状或蘑菇形,顶部具柄,以柄悬挂在低空树枝、阳台、屋檐下等处。每群数量在25-100头。

  • 胡蜂

    特征

    世界上已知有5000多种,中国记载的有200余种,在中国分布甚广。长约16毫米,触角、翅和跗节橘黄色,体乌黑发亮,有黄条纹和成对的斑点。头部前后略平,大型复眼位于头上部两侧, 呈肾形, 胸部近似圆柱形,端部略细,三对足,两对翅。

 
  • 草履蚧

    特征

    因成虫颇似草鞋而得名,以若虫和雌成虫聚集在腋芽、嫩梢、叶片上吮吸汁液,造成植株生长不良。危害海棠、樱花、无花果、紫薇、月季、红枫等花木。雌成虫扁圆形,体长7-15毫米,背面有横皱褶,赭色,腹面黄色;雄成虫体长4毫米左右,紫红色,前翅灰黑色。

  • 吹绵蚧

    特征

    世界性分布,常见于多种植物如合欢、柳、橘上,一度对南加利福尼亚的柑橘业造成威胁,后引进澳大利亚的瓢虫,短期内即控制害虫。常群集在叶、嫩芽、新梢上危害,发生严重时,叶色发黄,造成落叶和枝梢枯萎。雌成虫椭圆形,桔红色,背中央隆起,雄虫全腹瘦小,胸部黑色,腹部橘红色,前翅狭长黑色,后翅退化为钩状。

  • 日本龟蜡蚧

    特征

    又称枣龟蜡蚧,寄主植物有茶、山茶、桑、无花果、山楂、桃、梅等100多种植物。雌虫体宽卵形,长约4毫米,红褐色,体表覆盖一层坚实不透明的灰白色蜡壳,背部中央隆起较高;雄虫长椭圆形,约1毫米长,体棕褐色,翅一对,翅展约2毫米。


请把你的联系方式按照顺序填入右侧信息栏中,确认无误后点击下方按钮提交信息。

 
 
 
 
 

佳得安 微信公众号订阅

  • 扫一扫关注佳得安,了解最新环保资讯及行业动态。回复灭鼠、灭蟑、除甲醛等关键词,即获取解决方案



  • 网站地图|隐私声明

联系佳得安

全国热线:400 880 6122

联系邮箱:customerservice.china@guardian-hygiene.com

总部地址:上海市中山南二路107号美奂大厦7楼AB单元

友情链接: 虫害防制 | 疫情防护 |

上海佳得安环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2016-2019.AII RIGHTS RESERVRD

  沪ICP备11019804号-1 网站维护:上海茂联